樓市調控政策的放鬆,投機性購房者的回歸,或許確實會刺激房地產業的回暖,或許會讓地方政府交出的數字更漂亮,但減緩了城鎮化的進程,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是難以估量的。
  近來,有關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話題很多。23日,多家大銀行對房貸政策的回應“千呼萬喚始出來”,表示依舊積極支持個人住房和房地產開發的合理信貸需求,其核心問題就是避免誤傷剛需。
  既然要考慮剛需,就要弄清楚對商品房具有剛性需求的到底是哪一類人群。相比於投資性購房和改善性購房,那些從農村走向城鎮的無房者,對“有所居”的需求顯然最為迫切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樓市的走向關係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,關係到國家的城鎮化戰略能否順利實施。
  我們常說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,不僅要讓農村人在城裡找到工作,更要留得住他們,讓他們享受到城裡人的待遇,購房落戶就是這個過程中必須跨過的門檻。如果房地產市場價格持續快速增長,這個門檻也會隨之提高。當房價的增長遠遠超出了經濟增長的平均水平,超出了人們的購買力,很多原本打算到城鎮買房定居的農村人,就只能望而卻步了。
  最近一段時間,房價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遏制,呈現出相對平穩的態勢。對於從農村走出的人來說,儘管在城裡買房的經濟壓力還是很大,但還是給了他們更大的希望。如果這個時候,房地產市場再次回到刺激、擴張的老路,不光是這一剛需人群的生活受到負面影響,更會給城鎮化進程帶來阻力。
  的確,現在的中國處於“新常態”之中,經濟下行的壓力很大,面對房地產業歸於沉寂的態勢,難免會有地方政府按捺不住救市的心情。然而,既然是新常態,就要有新的舉措,這正是經濟轉型的良機,從投資拉動經濟的老路走向消費拉動經濟的新路。轉型靠什麼?靠培養新的消費人群,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。那些進城買房的新市民顯然具有極大的消費潛力。
  樓市調控政策的放鬆,投機性購房者的回歸,或許確實會刺激房地產業的回暖,或許會讓地方政府交出的數字更漂亮,但減緩了城鎮化的進程,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是難以估量的。更何況,現在全國每年要新增城鎮勞動力就業1000萬人以上,今後一個時期要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,這不僅給樓市提供了更廣的市場、更大的推動力,也將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釋放巨大內需,成為中國經濟長期平穩發展的動力源。相比孰重孰輕,值得決策者審慎考慮,切莫捨本逐末,因小失大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別讓救市傷了城鎮化的剛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f31ifex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